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数治”支撑 “智治”赋能 “平安宝安”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

时间:2025-03-10 10:35:51   来源:深圳市宝安区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深圳市宝安区以块数据+网格化为基础,以综治中心为载体,高效构建1+4+1的平安建设智能化体系,全量融合辖区基础人、房、法、事等治理基...

  深圳市宝安区以“块数据+网格化”为基础,以综治中心为载体,高效构建“1+4+1”的平安建设智能化体系,全量融合辖区基础人、房、法、事等治理基础数据,联通相关职能部门业务信息及资源,与空间地理地图结合成“块”,聚焦平安政法、平安政府、平安社会、平安舆情核心领域,高效打造重点人员管理、矛盾纠纷化解、重点区域防控等治理重点应用场景,利用三级“综治中心+网格中心+管控中心”指挥调度体系,推动治理底数分级分权动态掌握、治理重点联合联动在线管理、治理风险实时及时精准预警,形成“一个平台管平安”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案例举措

  (一)共享统一“数治”底座

  以“块数据”“网格化”平台为基础,推动各类数据“条块”标准汇聚,打造动态鲜活的“数治”底座。“块数据”智能底板。以统一地址为标识,以人口、法人、房屋、通讯、事件为基础,高度融合省、市部门协同共享的数据和区里自行采集上报的业务数据,经大数据清洗关联比对,动态形成治理底数基础库、治理风险专题库和治理重点业务库,与电子地图结合,分层入块、落图落格,实现社会治理态势“一图感知”。“网格化”治理底板。将全区划分为1个区级“大网格”、10个街道“中网格”、124个社区“小网格”、4866个“基础网格”,按照“一格一员”组建专职网格管理队伍,与安监、公安、消防、交通专业队伍融合,形成基层治理“一张网”,采集、核实基础信息,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微单元,助推基层治理底数清、情况明。

  (二)共创四大领域智慧应用

  聚焦“大平安”,紧扣区域内社会稳定、社会矛盾预防化解、社会治安立体防控、公共安全风险防范等重点问题,创新平安社会、平安政府、平安政法、平安舆情四大领域应用场景。

  1.平安社会智慧应用

  依托微信端、APP端,建设“平安宝安”群众门户,统一信息上报和服务预约入口,汇集诉求上报、法律援助、心理服务、纠纷调解、网格管理等应用,整合平安阵地和平安队伍资源,形成集找服务、微报事、查信息于一体的线上综治服务阵地,为群众提供便捷、一体的服务门户。

  2.平安政府智慧应用

  依托三级综治中心,加强司法、信访、教育、住建、市监等力量联动,整合社区心理辅导、法律服务、社工等社会组织,推动各级综治中心在线统筹、调度各职能部门队伍资源。深化消防安全、房屋安全、校园安全、商事主体监管等信息化应用,全领域、全方位开展数据关联融合和业务监测,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

  3.平安政法智慧应用

  以重点人员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深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非羁押管理人员等“重点人”智慧管控体系。例如,在线组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八位一体”帮扶队伍,实行“一患者一档案一队伍”动态管理,创新“一员回访,七员查阅”模式,形成日常联管、风险联防、服务联接等“一网贯通”的全链条纳管工作体系。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需求为导向,深化“重点事”智慧化解体系,全面汇聚家事情感纠纷、群众诉求、维稳信访等事件,创新司法、行政、人民调解“三调”以及其他处置力量在线联动,及时化解各类事件纠纷、提前预判突出风险,提升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深化“重点区域”智慧防控体系,整合“雪亮工程”视频资源以及网格员等调度平台,落实重点区域日常巡逻和重点时段警力驻守,有效防范重点场所失管漏管。

  四是平安舆情智慧应用。针对群众诉求、矛盾纠纷、维稳信访等高频高发案事件,动态更新政法业务舆情关键词库,运用网络舆情数据监测、挖掘、存储和分析技术,对网络海量数据进行自动分析、自动预警,提前防范政法网络舆情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三)共建一体化调度研判体系

  构建以“数治”底座为支撑,融合治理底数、治理重点、治理风险的多维度、可视化研判“一张图”,搭建纵向贯通综治中心、网格中心、智慧管控中心的实体调度平台,横向联通公安、应急、网格等工作队伍资源的“一呼百应”的研判调度体系。由综治中心定期开展定性、定量分析,研判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业务领域的问题隐患,及时发布风险隐患评估结果,快速下达应急处突指令,第一时间调度队伍响应,做到快速反应、精确打击、有效治理。

  二、初步成效

  宝安区依托“1+4+1”社会治理智能化工作体系,推动基层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业务机制体制全面革新、试点标准规范全面推广。

  (一)工作效能“四网”成效显著

  一是数据信息“一网共享”。以统一群众门户和智能化工作平台为依托,横向联通各部门业务应用入口和信息资源,纵向贯通省、市、区、街道各级综治中心“业务+数据”协同体系,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据“一张网”共享。二是管理成效“一网呈现”。全区群众诉求、家事纠纷等事件响应办理时长平均缩短13.2%,三大调解领域纠纷防激化率达100%。三是预警响应“一网联动”。深度融合区、街、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和网格中心、应急指挥调度中心、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等指挥调度阵地,捆绑联动公安、司法和群团组织等基层平安力量,实现重点人员、重点案事件、重点区域风险隐患动态预警、及时调度、跟踪响应、联合干预、责任到点。四是任务进度“一网督办”。各类业务领域信息“发现上报、分拨受理、处置反馈、回访核查、评价归档”全流程线上管理,各业务部门和工作队伍统一线上管理,各类任务落实情况自动量化,定期考核评估,实现任务进度统一监测,滞后任务统一提醒,工作情况统一排名,推动平安考评更加科学、更智能。

  (二)综治中心一体平台初步成型

  通过统一门户、统一用户,将综治中心工作机制体系、队伍资源与“平安宝安”社会治理智能化体系深度融合,形成综治中心线上工作平台,建立综治中心信息采集上报到评估反馈的网上工作流程。

  (三)业务机制和标准规范逐步健全

  通过系统运行,倒逼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理等业务机制更加完善。建立家事情感纠纷智慧联动工作机制、“1+6+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综治中心规范化工作机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机制等,推动原业务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统一的工作指引;制定网格事件采集规范、“平安宝安”群众门户系统建设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协同规范等系统和数据标准,推动相关系统建设标准和数据管理更加健全,为省、市推广提供了示范样本。

  三、案例先进性

  (一)数据赋能,变人工采集为人技结合

  发挥宝安网格化智慧管理工程的先发优势,网格员队伍应用“管控通APP”全量采集人口、法人、房屋、商业园区及设施、物件、危险品等信息,全方位巡查文明创建、三小场所、矛盾纠纷等隐患信息,全面核查市、区职能部门业务数据,实时上传到智慧网格平台,自动分拨。按照深圳市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标准,对每一栋楼、每一间房赋予25位的唯一编码,建成覆盖全区的统一地址库,融合市公安、卫健、市监、社保等市直部门开放共享数据,与区直部门业务数据、网格员巡查采集数据,自动清洗关联比对,精细落到房屋。

  (二)精准管控,变事后“救火”为超前预防

  围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等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拓展建立风险预警指标,防范重点人员肇事肇祸风险。围绕情感家事纠纷、商事主体虚假登记等突出事件,创新从事件登记、初次处置、联动化解、跟进回访到事件归档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定期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隐患,联动化解。

  (三)智能防控,变人工盯控为科技围控

  围绕全区重要路口、反恐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防控空白区域等重点部位,科学布建“屯警点”,依托“雪亮工程”“视频门禁”建设,整合全区公共视频监控资源,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采集人员信息,将“屯警点”及义警、辅警、民警分布情况落图落格,实行联勤联动调度。

  (五)科学处置,变应对迟钝为及时快速

  以智慧宝安指挥管控系统为依托,在全市形成纵向贯通区、街道、社区三级综治中心,横向联通区城管、安监、消防、交通等区直部门的“1+10+124+N”指挥调度体系,统一指挥和调度网格内巡查力量和整治力量,实现跨部门联动协作。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