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济南市章丘区“多网融合、一网协同”数字化基层治理模式

时间:2025-03-04 09:57:19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

[内容导读]    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

  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济南市章丘区坚持问题导向,树牢有解思维,持续加压奋进,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网格托底、一网兜办”的总体思路,树立“有解”思维,扛牢“敢解”担当,注重顶层设计、夯实网格基础,实施多元共治,建成以区级、镇街、社区、网格员为架构的“三级运行平台、四级治理体系”一体联动实体化网格布局,着力打造1+4+N数字化社会治理总体框架。

  一、案例简介

  针对当前基层治理普遍面临的力量分散、基础薄弱、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现实问题,章丘创新推出“多网融合、一网协同”数字化基层治理模式。该模式依托覆盖全区的基层网格化管理平台系统,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通过基层治理各类数据的汇集、分析、筛选、应用,为基层政府履责、职能部门履职提供数字化服务,全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速提效提质。该模式的推行,打破了“条块分割、信息碎片、重复派单、分散指挥、多头考核”的传统治理模式,以网格为单元、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以群众参与为基础,使基层镇街可通过系统实现对全局性、阶段性、专题性重点工作“一屏统览、实时指挥”,真正打造“数据一个库、要素一张图、指挥一平台、共治一张网、评价一标准”的“精细化”智慧治理模式。

  二、案例举措

  (一)主要内容

  章丘“多网融合、一网协同”数字化基层治理模式是在1+4+N社会治理总体框架(即:一个业务支撑平台,是社会治理总体框架的基础平台;四大中心,是四类核心业务的汇聚处理中心,即网格化治理服务中心、小网兜工单中心、数字社会轻应用赋能中心和城市物联感知中心;N是围绕为基层治理减负提质增效搭建的不同业务应用场景及支撑应用场景的各类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多网融合、一网协同”涉及的主要功能包括网格管理、房屋管理、人口管理、位置点管理、地图展示、任务分派管理等。

  (二)主要做法及特色

  我们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优势,全面汇集社会治理的基础要素,整合民政、医疗、人社、应急、综治等行业数据,依托各类接口,以“基础信息数字化、平台应用场景化”建设为核心,逐步完善地图信息标注、人口信息管理、人口画像展示、微网格划分等平台功能,准确勾画各村居、房屋、人员画像,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真正搭建起镇街统一协调、集中调配、集中指挥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服务平台,从而打造更加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模式。

  该模式具有独特的创新性:

  一是基础信息数字化。

  1.地图信息标注。在系统内以村居为单位对地上建筑进行统一编号,并标注防火、防汛、防溺水、防泥石流等重点部位。

  2.人口信息管理。以人房关联为基础,导入民政、人社、教育等数据接口获取更多的人口属性信息进行标注。

  3.人口画像展示。形象展示人员基本情况、家庭关系、医疗社保等全面信息,形成精准人口画像。

  二是平台应用场景化。

  1.地图综合展示。地图可展示所有建筑物,可实时查看房屋位置、防火、防汛重点位置点及详情。

  2.人房精准查询。通过搜索功能可查看房屋信息、人口列表、人口画像,实现以人找房。

  3.事件精准上报。网格员上报和接办工单可定向选择具体房屋、人口,实现事件的精准上报、精准处置。

  4.任务定向分派。系统中直接选择相应的房屋、人口、位置点进行地址信息标定,以此给网格员派单,使任务目标地址、人员、房屋、位置点等信息更加清晰明确。

  5.社情全面分析。通过人口总量(包括增减趋势)、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学历、婚姻状况、房屋数量等维度分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案例成果

  (一)运用成效

  垛庄镇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南部山区,属于防火、防汛重点区域。每年的七八月,正值雨季,河道纵横交错、山脉环绕复杂的垛庄镇面临着汛情监管和防御工作的重重考验。强降雨来势汹汹,怎样做到险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过去,从收到险情预警、综合研判风险到巡查至对应点位,最少也要1个半小时。近年,章丘创新了“多网融合,一网协同”数字化基层治理模式,借助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手段,这一时间已被大大缩短。在此期间,该镇社会治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随时同步更新完善后台数据,村庄的地形、人、房、防火、防汛应急点等社会治理基础数据实时传输、智能分析、及时预警。据统计,去年以来,在“多网融合、一网协同”系统的全面指挥和实时监控下,垛庄镇共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隐患32处,及时从防汛点转移群众12户23人,使垛庄镇安全渡过防火、防汛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二)社会成效

  基层治理“碎片化”一直是限制镇街治理行动力的突出问题。“多网合一”就是把各类资源主体和治理重点整合到“一张网、一张图”里面,“条线”上全面推动职能部门在履行专业职责基础上更大程度放权基层、服务基层,“网眼”中则把镇街做强,提高对资源、平台、队伍的统筹协同力。主战场和指挥权的统一与下移,镇街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书记镇长直接担任总指挥坐镇一线,让“镇街看得见管不了”等现象彻底扭转。通过一体化基层治理智能平台,打破“条块分割、信息碎片、重复派单、分散指挥、多头考核”的传统治理模式,以网格为单元、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以群众参与为基础,实现工作成效及排查反馈问题互联互通互享,避免部门、村、网格各自为战、互不衔接;镇街可通过系统实现对全局性、阶段性、专题性重点工作“一屏统览、实时指挥”,真正打造“数据一个库、要素一张图、指挥一平台、共治一张网、评价一标准”的“精细化”智慧治理模式。

  (三)推广分析

  “多网融合、一网协同”数字化基层治理模式,重点解决基层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治理主体和资源分散制衡问题,例如城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环保环卫、交通、教育,各类治理主体都是下任务、下指标、下通知、下公告,基层多头办理、疲于应付。通过该模式,搭建起乡镇统一指挥平台,科学整合目前较分散的民政、医疗、人社、应急、综治等行业网格,依托开放共享的全区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实现多种网格的一张网划分、全方位标注、多图层展示,为各行业各领域提供全域全时全量的数据汇总、筛选、查询以及工单上报、处理、分析、预警等服务,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防火、应急管理、人居环境整治等社会治理工作,推动治理力量在基层的“多网融合、协同共治、一体联动”,从而实现民心在基层聚集、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