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呼兰区“星网联动社会治理智慧系统”

时间:2025-04-09 10:47:36   来源:哈尔滨市呼兰区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区政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呼兰区小城大乡、法律人才不足等特点,创新性提出综治中心、网格协调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区政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呼兰区小城大乡、法律人才不足等特点,创新性提出综治中心、网格协调指挥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三中心”一体化建设,将区域外高校、心理咨询机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域内法律服务站点作为“星”,并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突破距离束缚,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星罗棋布、联动成网的“星网”联动社会治理体系,并研发了“星网联动社会治理智慧系统”(以下简称“星网系统”),全区上下一体联动、一网治理,有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一、设计思路

  呼兰区“星网系统”按照“4个1”模式设计,即:一张图、一个库、一张网和一站式。系统功能结构图如下:

  (一)“一张图”治理

  “一张图”采用了倾斜摄影技术在呼兰主城区建设了6.18平方公里三维模型,地图上的楼宇、街道、公园等城市景观和实际真实场景完全一致,农村区域采用高清卫星地图。系统应用二、三维地图一体化技术将全区人、事、物、情、组织等各类信息要素叠加到一张图上,形成虚拟城乡治理图,实现城乡治理可视化。

  (二)“一个库”管理

  “一个库”包含了视频资源、楼宇资源、人口资源等共享共用数据。视频资源库中,接入区公安分局天网摄像头508个,区水务局河道监控摄像头18个、区生态环境局秸秆焚烧监控摄像头24个。通过对疫情期间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导入全区人口数据31.93万人,根据地址信息,自动创建楼宇1747栋、房屋11.8万间,并将人房关联,实现以房管人。在三维地图上,每一栋楼宇都可以看到基础信息和房态图,将房屋状态做了四种颜色的标识,其中红色是出租屋、绿色是居民自住、灰色是空置,蓝色是商户,出租屋是网格员管理巡查工作的重点。以“一个库”为依托,建立呼兰区“星网联动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感知、智能分析、综合研判、动态管控,推动智慧综治、智慧网格、智慧矛调等各类业务“一网叠加、智慧应用、规范运行”,为全区社会治理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数据支撑。

  (三)“一张网”办理

  呼兰区紧紧围绕全区基层治理“一张网”建设总体要求,在全区横向划分了四级网格,全区为一级网格、19个乡镇(街道)为二级网格、201个社区(村)为三级网格,每250户社区居民或70户村民为1个四级网格,共划分四级网格1425个,相应配备网格员3161名。为加强部门间协同治理效能,实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呼兰区将与社会治理关联紧密的公安、城管、农业农村局等13个行业部门划分为部门网格261个,完善网格事项准入机制,梳理出公安、城管、市场等部门网格事项受理清单,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依托“星网系统”,将网格事件划分为“一般、较大和复杂/重大”三个等级,系统将网格事件办理流程标准化,分解为“查、转、办、督、报、核、考、评”八步一体化闭环运转,实现区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区级领导全流程可视,乡镇(街道)及行业部门主要领导、社区(村)网格员应用全覆盖。

  (四)“一站式”服务

  针对全区法律人才资源不足问题,层级建立了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19个街乡(镇)解纷站、201个社区(村)解纷点,与基层网格服务站形成治理矩阵,并在“星网系统”基础上配套开发了“矛调子系统”,充分整合了首席法律专家、高校法律人才、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法援队伍、行业部门等基础力量,将所有资源汇集到“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合成一支以“常驻调解员、事件受理员、预约代办员、协调调度员”为核心的集约型多元解纷主力军,细化落实入列带班、派驻轮值、点单约单、流程运行制度,以“远程线上调、线下联动调、点单约见调、汇总集中调”为载体,全面实现星级带动、网络覆盖、链条衔接、总体联动,确保“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街乡镇,矛盾不上交”。

  二、适用技术平台

  呼兰区“星网系统”采用国产化和开源技术开发,部署在哈尔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器上,通过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评测。系统后端基于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开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便于迭代和升级。手机端应用采用HTML5技术开发,支持Android和微信小程序。

  三、创新应用点

  呼兰区“星网系统”和区“三中心”一体化运行机制紧密结合,实现了“四个创新”。

  (一)创新治理模式

  呼兰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总体要求,针对基层治理难题及实际,创新提出区综治中心、网格协调指挥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三中心”一体化建设,将无法纳入网格的区域资源作为“星”入网,构建星罗棋布、联动成网的“星网”联动社会治理格局,突破了社会治理资源整合的地域限制。

  (二)创新工作模式

  按照《呼兰区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方案》《呼兰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实施方案》,横向组建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和居民四级网格体系,纵向组建公安、城管、市场等13个行业部门网格,层级建立220个基层解纷站(点),依托网格事项办理流程和矛调事项调解流程,将一般类“网格+矛调”事项根据类别直接转发到归属部门或解纷站(点),复杂疑难类网格事项和矛调事项提报至区“三中心”星网系统,“三级过滤、层级疏压”,提高了协同效能。

  (三)创新运行机制

  聚焦民生需求导向,指导嵌入“星网系统”的有关部门确定网格事项准入清单,明确了社区(村)、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职责边界,为网格员安装“呼兰民安通”手机程序,通过“星网系统”应用,准确记录了各类网格事件及矛盾纠纷问题的发生时间、地点、类别,事件办理全过程记录、可追溯,形成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办、事事有人盯的工作格局。

  (四)创新决策方式

  通过“星网系统”应用,形成了社会治理决策新方式,包括复杂事项会商机制,实现多部门办事不推诿;拖期事项报送机制,实现办事监督不拖沓;高发事项上报机制,实现精准治理不扩散;高危事项预警机制,实现源头化解、提前处置,避免事件激化升级。

  四、应用效果

  “星网”系统运行以来,共接到网格事项上报22606件、办结率99.95%,矛盾纠纷受理3213件、调解成功率98.19%。先后接受中央省市级媒体、各级领导、省市主题教育办及外地市采访、视察、考察 44次,做法得到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充分肯定。呼兰区“星网系统”经第三方认定为全国首创,并入围首届中国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决赛。经验做法被半月谈、法治网、法治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光明网、中国长安网、人民法治网、黑龙江电视台等国家权威媒体、地方主流媒体、新媒体先后报道200余次,入选全国法院系统践行“枫桥经验”典型案例。

  五、可复制推广性

  呼兰区“星网系统”将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等优质资源融为一体、辐射全域,在中心的统一调度下,打破固有的行政化、层级化抓落实模式,街乡镇、区直行业部门与村(社区)扁平协同、并联发力,解决了城乡结合部和区域普遍存在的社会治理基层人才不足、业务交叉、部门衔接不畅等问题。“星网系统”具有贴合基层社会治理实际,系统平台界面设计简洁,功能应用、智能分析科学精准,智慧化管理高效,人机交互体验良好,容器化部署便捷,国产化平台安全可靠等优点,推动政法、综治、平安建设由传统治理向智慧治理的快速升级,具有较高的聚集性和可复制推广性。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