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5-03-20 10:21:26 来源:淄博市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一、背景目的 淄博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为加快推进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推动区县域分头治理模式...
一、背景目的
淄博市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为加快推进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推动区县域分头治理模式向市域统筹推进治理模式转变,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千条线”落入“一张网”,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根据“数字淄博”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淄博市市域社会治理智能信息系统。
二、主要做法
(一)在做实数据底板上下功夫
1.聚力夯实网格数据底板
按照网格基础信息、房屋信息、人员信息、组织信息、设施信息、事件信息6大维度对系统现存数据进行梳理,与公安机关“E智采”一标三实数据、卫健系统核酸检测数据、民政部门社会组织数据、医保部门参保人员信息数据进行比对核实,全方位提升网格化智能平台各类数据精准度。截至目前,共比对录入网格相关数据698万余条。
2.聚合多端适配提质增效
推进淄博网格APP与山东通的深度嵌入式融合,进一步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功能规范,实现网格化平台与市智慧村居平台人房数据实时更新、动态同步。
3.聚焦网格事件分级流转
开发完善系统个性化任务清单,实现“点对点”向相关单位交办工单,流转类上报事件由网格员直接上报至区(县),由区(县)综治中心统一协调处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结事件44171条。
(二)在探索数据赋能上下功夫
1.实现治理成效展示多样化
已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网格治理、平安建设考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社会矛盾化解等12个专题图的建设,涉及指标700余项,数据关联10余个部门,日均调用接口2679余条,已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网格五级数据资源互联互通。
2.实现平安建设成果可视化。
以镇(街道)为核心,借力数据分析,引入科学算法,优化群众满意度指数、重点警情指数、案情综合指数、治理指数、重点人员指数设置,构建科学的“平安指数”指标体系,已实现各区(县)、功能区,各镇(街道)平安指数定期发布,共收录各类指标673个,直观反映全市各区域平安态势。
3.实现预警信息处置集约化。
汇聚系统内各类智能预警信息,支持业务人员全流程审核、处置、跟踪、统计,已实现综治中心视频联网应用、精神障碍人员监管、非法集资监管3个系统的预警信息统筹处理,通过综治中心视频应用平台AI算法生成预警事件93条,均已处理完成。
三、特色亮点
(一)辅助好困难群众走访帮扶工作
开发重点人员走访功能模块,聚焦网格内孤寡老人、独居病人、精神障碍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深化巡访服务机制。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走访任务,实现由原来被动的“群众吹哨、网格报道”向“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转变。截至目前,全市网格员已累计走访困难群众196726人次。
(二)建设好心理健康服务云平台
按照省标心理咨询服务运行规范,建设涵盖心理机构、心理咨询师、服务人员信息的心理健康服务云平台,通过线上心理评测、自助减压、心理疏解等途径为群众提供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云服务,实现市、区(县)、镇(街道)、村居(社区)四级全覆盖。截至目前,系统已录入各类心理资源共计924套,覆盖心理教辅、沙盘游戏、心理课程、智能减压中心等类型。
(三)打造好重点人员管理系统
完善精神障碍人员的亲友家属、活动情况、稳控记录、走访记录、抽查记录等信息,落实服务管理和风险管控责任措施。截至目前,全市精神障碍人员共录入650人,纳入全科网格系统辅助走访人员649人,切实维护我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防范好非法集资风险隐患
基于企业和案件数据构建企业画像和企业非法集资风险模型,确定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对风险地区分布、风险行业分布、风险等级走势、风险企业异动进行识别评估和监测预警,提升跨部门协同防控非法集资治理能力。截至目前,系统已监管52万家企业,获取案件信息近10万条。
四、应用成效
搭建19个专题应用场景,涉及指标700余项、归集数据1600万余条,通过“报”“考”“采”“访”“学”“督”“派”“管”“协”“评”十项融合性功能支撑,构建“一个终端采集、一个中心共享、一个平台联动、一张地图指挥、一个后台管理”的“五个一”网格管理脉络,横向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联动指挥,纵向实现市-区县-镇街-村居-网格5级联动,构建起“数据为体、业务为用”的双轮驱动格局。于2023年4月顺利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市试验收,入选山东省数据创新应用中心经典案例。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