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专题
时间:2025-03-11 10:54:00 来源: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
[内容导读] 一、案例简介 为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张家港市...
一、案例简介
为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张家港市人民法院联合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安局、税务局等部门成立“司法助企一站式服务中心”,并同步上线“司法助企一体化平台”。即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张家港政务服务旗舰店”的“特色服务”模块中开通“司法助企一体化平台”入口。破产管理人和相关企业均可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实名认证注册,注册成功后点击“司法助企一体化平台”,出现“申请查询”“查询结果”“助企服务”“合规指引”“资产推送”“投资人库”“债务重组指引”等子模块,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提供集约化助企司法服务,助力企业提振发展信心。
二、案例举措
(一)平台功能简介
1.“申请查询”和“查询结果”破产事务查询模块,主要为破产管理人查询破产企业的企业登记档案、不动产信息、机动车信息等与企业破产相关的信息提供服务,实现破产事务线上集约办理,可将破产事务办理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
2.“助企服务”模块重点聚焦“商业纠纷解决”,围绕商事纠纷诉源治理工作,协同张家港市司法局、工商联、金融监管部门、商会组织等开展涉企纠纷源头治理、诉前化解工作。
3.“合规指引”模块依托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五个国字号法庭,发挥“五庭协同”工作机制,围绕劳动用工、知识产权、涉外商事、企业破产、互联网经济、企业内部治理等内容,从法院民商事纠纷化解角度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裁判规则等方面的合规制度供给,助力企业防范经营风险。
4.“资产推送”模块依托地方国资平台优势,加强与属地政府协同合作,通过资产定向推送系统,向张家港市招商部门、区镇街道定向推送资产信息,盘活、盘优各类闲置资产,助力优化产业布局,使得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养发育。
5.“投资人库”和“债务重组指引”模块充分发挥企业庭外债务重组指引中心、企业重组投资人库和行业专家委员会在投资撮合、产业评估、重组融资、专业咨询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与“五庭协同”案例研究中心、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巡回审判点、张家港市涉外法治专家库打通业务壁垒,凝聚多方合力,加强对困境企业重整原因和重整价值的精准识别,帮助具有经营价值和再生希望的困境企业脱困重生。
(二)主要工作举措
自“司法助企一体化平台”建立以来,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坚持用好先发优势、创新工作理念,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苏州乃至全省、全国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1.优化工作机制,抓好推进落实
对标“企业破产”和“商业纠纷解决”两项营商环境重点考评指标,明确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有效发挥府院联动机制实质化运行效能。与张家港市税务、公安等8家府院联动协作单位明确细化协作内容、工作流程,打通数据信息壁垒,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确保线上平台查询反馈“条条有回应、件件能落实”。积极争取张家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支持,推动司法助企工作纳入市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工作。
2.强化“院庭协同”,整合资源优势
加强与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五个国字号专业法庭沟通协调,推进“五庭协同”案例研究中心建设,设立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巡回审判点。强化助企服务的专业性、时效性、配套性,在审判力量融合、司法服务整合、信息联动聚力、智能技术支持等方面争取协同配合,形成攻坚合力,将专业化的平台优势转化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竞争优势。
3.深化府院联动,凝聚助企合力
在张家港市府院联动整体框架内协同多部门合力攻坚,统筹解决司法助企中的重大疑难复杂问题。完善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区镇联动对接子机制,充分发挥属地政府在破产审判尤其是重整、预重整中的积极作用。成立张家港市涉外法治专家库,联合张家港市司法局、商务局举办涉外商事法律服务专题交流会,为外商企业“请进来”、本土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三、案例成果
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司法助企一体化平台”建立以来,目前已有50余家管理人登录一体化平台并实名注册,审核并通过148项“一键式”查询申请,接收各职能部门反馈查询结果599条,涉及破产案件128件,促成案件和解7件,重整成功3件,共计引入重整资金4.8亿元。相关工作获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家港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被《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推广。
(一)立足服务大局,防范企业风险
精准把握企业需求,持续发挥“五庭协同”案例研究中心特邀专家专业优势,开展跟踪辅导、案例研究,举办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在一体化平台同步上线“法正商安”企业经营法律指引,制定68条企业营商建议,内容涉及知识产权、企业破产、国际商事等方面,以一个个鲜活的营商环境案例,助力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为200余家企业提供专题辅导,指导企业合规经营,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二)强化联动协作,助企纾困解难
深化张家港市府院联动协作机制,通过府院联动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个案协调会等,不断引入优质投资人推动困境企业重生。在兰生中睿公司重整案中,与产业园项目所在地凤凰镇人民政府在预重整阶段紧密联系、沟通协作,充分利用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发挥企业庭外债务重组指引中心强大的纾困挽救和匹配投资人功能,高效引进优质投资人及2.99亿元重整投资款,通过预重整转重整的方式全面解决了区镇重点工业地产项目遗留问题,实现了智造产业园的破茧重生、复工续建。
(三)加强资源整合,打造过硬品牌
举办“重整识别 助企纾困”优秀管理人专题培训金融机构客户经理活动,指导企业通过预重整、重整等司法程序纾困。充分发挥企业庭外债务重组指引中心、企业重组投资人库和行业专家委员会资源优势,帮助具有经营价值和再生希望的困境企业脱困重生。强化与发改、招商、国资平台协同合作,推动闲置资产处置提质增效,助力优化产业布局。在远大纺织公司重整案中,与高新区人民政府协作引入联合投资人,在依法保障119名工人合计1027.5万元职工债权的同时,将闲置4年多的81.12亩土地资源完全释放。在华东投资公司重整案中,通过预重整阶段与市国资平台和市国投集团的多轮对接,最终促成重整成功,让一度陷入无序管理的28层华东国际大厦重焕生机。
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司法助企一体化平台”的运行实践,是企业重整府院联动信息化平台在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解难、提高重整效率方面的有益举措。针对平台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如何优化平台功能设计、完善智能建设配套、强化资源统筹管理、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加强合作交流等,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平台建设与运行,提高司法助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着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