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基层检察机关助力乡村治理法治建设研究

时间:2023-10-23 10:22:46   来源:王中开、丰建平、林欣

[内容导读]    党的十九大高瞻远瞩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环节在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大高瞻远瞩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环节在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在新发展阶段不断加快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有利于维护乡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行稳致远。

  乡村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如何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上找准定位展现担当?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助推新时代大背景下乡村治理法治建设?笔者认为,基层检察机关应当主动融入当地党委中心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落实到位,为乡村振兴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以“推动者、服务者、守护者、监督者”角色,为乡村治理法治建设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书写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合格“答卷”。

  聚焦乡风民俗文明,助力“平安乡村”建设。和谐平安是百姓安居之本,地方乐业之基,乡村振兴离不开平安乡村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检察工作主动融入乡村治理建设中谋划和推进,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作用,不断拓展检察机关参与推进乡村社会综合治理的途径和方法,与相关单位共同推进乡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共同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农业生产环境,为乡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全方位法治支撑。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为乡村治理提供强有力检察司法保障,通过支持起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弘扬公序良俗,促进良法善治,助推乡村道德建设。一是严厉打击赌博犯罪,切实发挥审查批捕、起诉职能,依法惩治赌博、开设赌场犯罪,切实引导农民群众远离赌博恶习,追求健康向上的物质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二是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提升侦查取证质量,确保制毒贩毒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和定点清除,努力建设“无毒”乡村。三是坚决打击侵害农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犯罪,针对当前基层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占比较高的具体实际,依法打击和震慑强奸、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等犯罪,强化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权益保护,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呵护好乡村振兴的“希望种子”。四是重点打击侵害农村国有资产、集体财产安全和农民财产权益犯罪,关注基层群众的痛点、难点,依法打击抢劫、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为保障乡村振兴资金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同时,引导农民群众保持诚信友爱、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五是坚持以“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为原则,针对发现的乡村治理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为强化乡村基层治理建设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延伸公益保护触角,助力“生态乡村”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保护乡村优良生态环境,创新推进生态检察职能,打造批捕、公诉、公益诉讼、法律监督“四合一”的办案模式,提高保护的针对性、专业性、及时性,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打好保护青山绿水组合拳。一是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参与乡村环境资源保护整治,依法严厉惩治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开启农村涉环保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专人优先快速办理,全力服务乡村绿水青山建设。二是能动履行公益诉讼职能。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方面深入摸排乡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积极参与乡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依法开展诉前程序,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举措,督促政府部门和相关行政执法单位积极开展乡村环境污染预防和综合治理,对不履职或履职不力的相关行政机关以及破坏农村环境的组织和个人,依法提起公益诉讼。三是发挥公益诉讼“随手拍”平台作用。依托平台建立线上快捷反映、线下同步核查工作模式,逐步完善公益诉讼线索快速处理机制,搭建检察机关与群众互动沟通的“法治连心桥”。四是创新打造“三位一体”生态检察模式升级版。在持续深入打造“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理念+社会化综合治理”三位一体生态检察模式基础上,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刑罚打击+警示教育+生态修复”四位一体办案模式,将生态修复与社区矫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紧密结合,督促造成生态损害一方通过增殖放流、补植复绿、建立修复基地和修复专项基金等方式修复生态环境。同时,不断深化拓展,积极探索异地修复、第三方治理等生态修复新机制,用“检察蓝”助力守护“生态绿”。

  突出社会治理质效,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积极参与乡村社会综合治理,有效发挥检察机关对预警社会风险,化解矛盾的作用,同时将以司法为民为立足点,以自身建设为突破口,增强检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的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为乡村法治建设贡献检察力量。一是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挖“保护伞”线索,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推动形成良好的乡村政治生态,达到农村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巩固党的基层基础。二是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活动。积极协助乡党委、村两委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了解特困户、贫困户、老党员等人群的生产、生活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与干部群众共商帮扶思路、帮扶措施,积极找准脱贫“方子”,选对脱贫“路子”,为精准脱贫、乡村发展和稳定打好基础,切实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办案中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对可能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提供有效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是积极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对身患疾病、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主动上门办案,妥善办理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刑事案件,积极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处理机制,大力开展刑事和解、调解,促进和谐,减少社会对抗;将依法严厉打击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结合,既严厉惩治坑农害农的犯罪分子,又妥善处理因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和谐。四是改进办案方式规范司法行为。对农村的企业生产经营负责人、技术业务骨干慎重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慎重查封扣押冻结涉案企业财产,做到执法考虑稳定,办案服务发展,为农村企业家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营造宽松的法治环境,切实增强农村企业家人身财富安全感,不断增强和激励农村企业家创新创业信心。五是加强法律扶智工作。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答疑解惑和利用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空间进行传统法治宣传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积极引导乡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增强法治意识,促进文明习惯养成和法治观念树立,推动乡村良好家风、朴实乡风的形成,营造乡村社会新风尚,助推法治乡村建设。通过建设法治乡村,能够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权益,帮助群众运用法律来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冲突。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