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大数据视野下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探析

时间:2023-10-20 10:28:32   来源: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检察院 胡勇

[内容导读]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调市级层面的主导者角色定位,突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调市级层面的“主导者”角色定位,突出以核心统筹全市的城乡空间治理取向,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整体性思维、共享性思维、智能化思维、关联化思维的共治市域理念,形成法治、精治、共治的城市治理模式,对公共突发事件状态下的联防协同准备机制、联防联控预警机制、联动联治决策机制、互联互通恢复机制的现代化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建立健全市域社会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市域社会治理;跨部门协作治理;精准施策;

  随着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挑动着国人的神经,也促使我国在面对复杂、综合、关联的市域社会治理问题时反思政法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不畅、跨部门协作困难、缺乏健全的跨部门协作法律制度等弊端。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市域社会现代化治理能力,是当前社会治理研究的热点。

  一、大数据时代市域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各地区沟通不畅、跨部门应急协作受阻,缺乏数据共享协作。一方面,社会管理职权分散到各个部门,存在交叉管理、多点指挥的情况,不利于政策的高效执行。另一方面,过细的分工也带来了社会治理的形式单一、组织僵化、资源共享困难,加大了部门协作难度,降低了行政组织的灵活性,也增加了治理成本。

  二是强调部门利益,协作意识淡薄,缺乏数据评价体系。某些公共管理部门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让渡自身权利、分享自身资源,当资源和投入在不同部门分配不均衡时部门间的矛盾就会被触动,缺乏可信的数据化评价体系,导致跨部门协作困难重重。

  三是法治不健全,跨部门协调权威不足,缺乏数据支撑。我国现有的市域治理机制中,各类议事协调机构繁杂、协调机制配置过低,面临缺乏制度化的法律制约,存在运行机制不规范、监督缺位的问题,亟需高效、真实、全面、有针对性的大数据分析结果支持。

  二、大数据时代市域社会治理路径

  (一)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化

  一是健全考核评价办法,完善追责机制。跨部门协作涉及到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就可能存在怠政、懒政思维,必须明确部门权责,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部门数据的全覆盖特性,提取各个部门绩效信息作为考评要素,健全考核评价办法和责任追究机制,激发制度活力。首先应梳理相关部门权责,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明晰部门权责属性。其次,以大数据平台为载体细化信息共享、突发事件处理、资源分配等业绩考核项目,将部门绩效与治理实效相结合。最后,针对跨部门协作中的不作为、懒政等现象,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督上述情况并留存相应证据,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提供支持。

  二是打造跨部门联防联控预警机制。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历史数据和社会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全流程、全领域、全数据分析,整合各部门资源实现跨部门统一调度、指挥、共享,以可视化通讯、多维度数据展现等方式形成跨部门联动联治一体化治理模式。例如,神州数码控股在福建三明市开发的大数据平台,将以前分散的市民“上报”与政府各部门“处置”连成一体,增加了反馈机制以提高政府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形成了跨部门治理闭环。

  三是通过隐患排查构建市域治理全流程智能化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事件背后的数理逻辑,结合政府管理者的经验判断,可以为突发事件制定最优方案,极大提高市域治理工作质量。

  (二)构建大数据跨部门协作,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精准施策

  一是打造动态可视化市域数字地图,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和实时监督。直观动态的市域数字地图,可以实时展示各地区范围内的人员特征、人员流动、物资储备、公共资源余量等情况分析处理,对一定范围内物资发放和生活生产保障进行动态监督,及时向社会披露相关动态信息,并对物资紧缺进行预警并大范围调拨精准支援。例如,江苏抚州市临川区政府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强化社区管理,从返乡人员的整体分布、人员身份、健康情况、入境时间、来源地等多个指标分析辖区范围内人员信息结构,制定科学的监管措施,确保外来人员跟踪到位,助力政府多部门间协调有序。

  二是大数据病理信息处理,助力流行疾病分级确诊。不同病人的流行疾病症状多有雷同,不同医生对流行疾病的理解也不同,如何保证快速、准确的诊断病人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大数据分析处理大量病理信息后,通过筛选、聚类、处理,建立流行疾病病理分级模型,对需要确诊的患者病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给出相应的确诊建议,快速匹配到专家、主治医师、医师等不同专业水平的医疗团队,加快诊断效率,保障患者及时救治。

  三是大数据识别区域重点人员行为轨迹,助力精准治理。通过大数据平台采集地铁站、火车站、飞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人员信息,可以快速识别比对域外人员出入境人员信息并向指挥中心提送预警信息,以便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大数据还有助于对在逃人员进行备案跟踪,经过对在逃人员近期活动轨迹分析、行程追溯,可以摸排出其接触过的人员,有利于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排查,尽快抓捕罪犯。

  四是大数据舆情监测,助力敏捷型服务政府。在突发事件过程中,一些消极、悲观的舆论信息会直接影响城市治理相关工作开展,利用大数据对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和预判,快速搭建“数据说话、数据决策、数据治理”的政府之间跨部门协作机制,可以对重点舆情迅速形成演变趋势报告,做到早知道、早上报、早处理,有利于相关部门主动处理舆情、回应社会期待、塑造公信力,构建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的敏捷型政府。

  (三)完善大数据技术市域社会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助力市域社会治理制度化

  健全的跨部门协作法律制度可以使市域社会治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促进突发事件跨部门协作的可靠保障,但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需要大量验证和现实数据支撑,大数据强大的分析处理能力有利于高效、合理的梳理城市突发事件中的巨量信息,分析出高价值的突发事件治理办法,有助于法学专家针对性的整理抽象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法规,让法律以数据为支撑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实际。

  此外,大数据技术助力市域社会治理还要注重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建立分级使用机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滥用。规范大数据平台采集涉及国家、个人敏感信息的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和数据安全法规与之配套。进一步完善个人数据收集、使用的准入制度,强化对从事数据分析处理机构的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健康隐私数据分级使用机制,确保隐私数据在合理必要的前提下使用。

  三、结束语

  推动市域社会跨部门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大数据时代以预判性、精准性、协作性治理市域突发事件的积极回应。大数据跨部门协作有别于政府部门之间的“上下协同”,它是以大数据技术本身的共享性、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基础,创新城市公共事件的精治、共治、法治的治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和应对市域公共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将是未来社会治理研究的重点。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