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济宁市智慧政法平台

时间:2020-12-30 14:28:27   来源:中共济宁市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智慧法平台规划建设了网上办案平台、大数据应用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智能阅卷平台、涉案财物综合管理平台等。

  智慧法平台规划建设了网上办案平台、大数据应用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智能阅卷平台、涉案财物综合管理平台等,实现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部门协同、安全可靠、服务高效的目标,做到了全数据流转、全业务协同、全流程覆盖、全过程监督、全要素掌握等“五个全”,减轻了干警负担,提升了工作效率,强化了执法监督,提高了司法公信力。


  一是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实现全数据流转。以全国五级政法信息网为依托,搭建上下贯通、横向互联的网络环境,为政法各部门间的数据流转共享建设了便捷畅通的“高速公路”。在市级层面,充分利用“政务云”资源,建立智慧政法“私有云”,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运转高效的“智慧大脑”。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安全策略,实现了政法网与政法各单位办公内网的无缝对接,政法部门在各自内网上即可登录智慧政法平台,在全国首次实现“非侵入式办案”,既保证数据贯通,又不干扰内部系统。特别是在保密部门的严格审核下,借助虚拟机器人技术,圆满解决了检察机关涉密网的数据对接全国性难题。在司法部就监狱系统数据对接作出批复后,已完成对接中央和省级政法部门业务系统7个,开放数据接口3000余个,实现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等部门“闭环式流转”。将案件基本信息全部数据化,以流程为中心,以案、人、物为基础,确定了涵盖提请逮捕、提起公诉等198类分类,共13000余项数据项,形成了“一主多从”的数据标准体系。数据标准体系的建立,彻底解决了OCR识别难题,案件信息录入准确率达到100%;改变了只传输电子卷宗这种形式意义上的流转方式,解决了案件编号前后不一致、内部办案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实现了“一人一档”“一案一档”,为深度应用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以数据标准化为基础,实现了公安案件基本信息的自动提取、检察院案管系统的自动录入、法院审判云平台案件基本信息、电子卷宗的自动导入、司法局法律援助、社区调查系统自动录入等功能,避免了政法干警的多次重复录入,案件流转时间平均缩短48个小时。

  二是建立办案规范体系,实现全流程覆盖。智慧政法把信息化技术与执法办案深度融合,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将所有刑事案件办理流程全部在网上实现,制定了刑事案件21项程序处理规范,不仅涵盖提请逮捕、移送起诉、刑罚执行等主流程,还制定了换押、延期审理、变更强制措施、社会调查等子流程,做到了办案流程“全覆盖”。对照每一个流转节点,穷尽所有循环往复的可能,严格细化分解操作程序,比如,仅公安提请逮捕一项,就拆解了47个后台流程,解决其他省市流程设计单向化、流转程序断点的问题。平台统一公、检、法、司、监狱等部门的电子卷宗及制作规范,在全国首创电子卷宗解析系统,真正实现电子卷宗“最多扫一次”,多方受益,全程复用。据测算,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1000余万元。办案程序的网上流转,特别一些需要多次往返的事项网上办理,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干警少跑路”的目标,提高了办案效率,帮助政法干警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执法办案中。

  三是建立智能化应用体系,实现全业务协同。针对各部门实际办案业务协同需求,开发了集智能协查服务、数据共享、智能碰撞、执法监督等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应用体系。智能协查服务实现了含户籍、出行、出入境、在押人员、刑释人员、车辆等10余项事务的网上协查办理。采用了智能认证过滤,申请方发起申请时,系统自动根据协查事项类别及申请信息,自动与数据中心案件库、罪犯库、律师库等智能比对,如无匹配信息,协查办理信息将无法发起,实现从源头控制数据安全查询、安全交换,创新解决了互证互信的技术性难题。通过政法数据中心形成公安立案信息库、嫌疑人信息库、在押人员库、检察院受案库、法院立案库、当事人库、司法律师库、文书库等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碰撞、智能关联,提供包括重复立案、合并立案、矫正刑拘、违规代理、是否累犯等智能碰撞对比服务。比如,社区矫正人员因刑事处罚被公安机关刑拘时,司法机关可直接收到系统提醒。将可在政法部门间公开的事项纳入共享平台,实现了裁判文书、失信人、人民陪审员、律师等20余项数据资源的智能检索、信息共享。智慧化应用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政法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协同高效,执法办案效率提高30%。

  四是建立责任规范体系,实现全过程监督。根据实际办案要求,制定了《网上办案平台管理规范》,统一了数据出入口,明确了各单位职责和各业务节点规范,确保了“权责一致”。在上一流程未按要求办理、未上传相关文书的情况下,则无法进入下一流程,做到“程序一步不落,文书一件不差”,提高了办案流程的规范化和程序流畅性,以技术创新促进了管理体制的优化。通过程序设计,实行了流程控制和时限提醒,后台如实记录办案环节中的各项要素,如谁做出了决定,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什么时间由谁操作,操作了什么步骤都可以做到明确追溯、查询,做到全程留痕、全程监督。执法监督人员可通过智能检索快速定位案件、人员、卷宗数据,并通过案件编号,一键调卷、调案,通过查阅办案日志、案件信息、电子卷宗信息等,评估办案程序的公正性、期限的合法性、文书制作的规范性,实现真正的网上评查。2018年10月,市委政法委组织案件集中网上评查80件,直接网上调取卷宗和文书材料,提高了评查质效。智慧政法兼顾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全程留痕,全程监督,推进阳光司法,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司法公信力。

  五是建立决策辅助系统,实现全要素掌握。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市、县两级政法各部门、综治、信访等业务数据资源,从宏观的角度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多角度、深层次的反映政法及社会稳定情况,协助领导决策分析。建立视讯融合系统,将雪亮工程、视频会议、交警视频、环保、国土等视频资源融合为一体,实现远程指挥调度,提高实时应对能力。

  六是贯彻执行中央政法委要求,积极探索单轨制建设,建设涉案财物管理中心。通过前期智慧政法建设,完成卷随案走、人随案走的目标,并积极探索物随案走,完成真正的人、案、物三位一体的线上流转,建设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和涉案财物综合管理平台。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利用精细化存置、智能化管控方式进行涉案财物的集中管理,对涉案财物数量自动清点、质量自动检测、多角度三维图片拍摄,借助多媒体方式采集财物信息,对涉案财物实现一码一物,一案一档管理,实现完整、封闭、连续的涉案财物闭环管理链;涉案财物流转平台可开展线上借阅调用,通过线上程序一键流转,实现不同诉讼阶段的财物借调,让干警少跑腿,程序多走路;设计建设远程视证室,与法院的数字庭审系统实时对接,远程高清晰向法庭展示实物证据,360度无死角实时查看各类财物信息;管理平台可开展线上财物处置程序,网上通知管理中心保管人员对财物进行处置,并全流程记录处置信息,实现全程留痕,全程监督!

  七是积极探索单轨制建设,建设智能阅卷系统。对刑事案件全流程涉案文书和电子卷宗利用OCR等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扫描识别,并提供强大的OCR配套辅助阅卷工具,实现电子卷宗所有细节内容的圈选、复制、粘贴、传阅,并广泛征集专业执法干警阅卷习惯,对案情在程序性审查和证据性审查等方面进行不同层级和不同维度的分析对比,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并准确记录不同执法干警独特的阅卷习惯,利用阅卷过程中标注的案情要素,形成最终的案件脉络和证据链条,真正脱离纸质卷宗的阅读依赖,使得电子卷宗的在线阅读比传统的纸质卷宗更加高效、简洁、可传阅、可复用、可存储。

  智慧政法平台2018年9月25日开始试点,2018年11月30日全市推广,目前全市各县市区除不宜在网上流转的刑事案件外,全部网上办理,共计14426件,案件流转率高达85%,数据流转量达到3.5T,基层干警满意度高达98.5%,疫情期间无接触式换押150余次。

  智慧政法平台自2019年以来,先后被法制日报、中国长安网、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等媒体报道。2020年9月27日,济宁智慧政法荣获2020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十大创新案例;2019年12月26日,济宁智慧政法项目网上办案平台获评2019年度中国智慧政法十佳典型案例,并被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法制日报于2019月12月24日在头刊刊登济宁智慧政法建设经验做法。

  下一步,济宁市智慧政法建设将继续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健全完善政法部门业务协同、业务深入、建立健全单轨制办案体系,提升单轨制办案体系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努力开创济宁智慧政法建设新局面。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