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社区智慧治理的逻辑、内涵、功能与优化对策研究

时间:2021-09-09 11:39:10   来源:中共广西区委党校 韩勇

[内容导读]  社区智慧治理的逻辑、内涵、功能与优化对策研究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社区网络(community network)”作为美国实体社区的虚拟网络平台信息 化建设作为最早的社区智慧治理探索实践获得了学界极大的关注。[1]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十九大报告及其系列重要讲话中对社会治理智能化、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的建设多次做 出重要指示。其中,社区智慧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创新的实践和智慧城市与数字中国的基 础,为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和提升人民群众服务水平提供了契机。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通过对 2011-2017 年人民网和原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联合主办的六届“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奖” 获奖项目中涉及社区智慧治理的代表性例子如浙江省杭州上城 区探索“平安 365”智慧治理机制、北京团结湖街道智慧型社会治理、北京市东城区创新网格化社 会服务管理模式等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社区智慧治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功能定位、服务内涵、 质量标准、运行机制、利益关系、协同框架、技术含量和人文精神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二、社区智慧治理的理论逻辑

  目前学界对社区智慧治理主要基于三个视角:公共治理、公共服务、社区居民参与互动。 一是公共治理视角聚焦信息技术在社区治理特别是网格化管理中的应用、智慧社区、智慧城市以及智慧治理的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一方面依托信息技术的互联、物联、数联、智联在基层社区 治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党政统合、资源(财政、人员、信息)下沉与整合、 流程优化、服务质量的监督控制等,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上下双向互动、流程驱动、科学决 策、过程控制、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精细化治理。②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应用又 存在治理理念、规划运营、平台建设、数据共享、研判分析、公众参与、协同合作、法制监督、体 制机制、人才培养、资源保障等方面协同不足的难题,特别是面临增加基层自治组织(如社区居委 会)的工作负担、形成技术依赖和数据垄断以及治理指标硬化等反治理悖论。

  二是从公共服务视角研究信息技术对社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的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有 效地融合供给主体、供给资源、供给空间、供给内容、供给流程等服务要素,从而实现供给主体协 同化、供给内容清单化、供给方式智能化和供给监管精准化。①另一方面,服务愿景与战略缺乏、供 需错位、协同乏力、政策支持不够、业务分割、服务流程与模式尚未形成、供给内容碎片化、缺乏 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和专业技术人才、合作伙伴缺乏是当前“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面临的主要难题。②③

  三是从社区居民参与互动视角研究居民通过社交媒体在社区治理中发挥议事协商作用及其体验。 一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的应用,对于提升社区治理透明度特别是社区信息(政策宣讲、信 息动态、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的公开发布具有极佳地推动作用。而且,移动互联社交媒体如 QQ、 微信群、微博、微信公众号和 APP 小程序等的开发,对推动公众参与、线上交流和公共事务协商、 激发社区共同感与归属感具有较强的帮助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智慧社区线上协商的探索仍处于起 步阶段,实践案例中普遍存在的官方主导和居民主导明显分化、技术功能萎缩、居民线上沉默、网 络议事规则不健全、社交网络管理困难、社交媒体产生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④⑤

  三、社区智慧治理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社区智慧治理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依据相关研究,笔者认为社区智慧治理 是在“互联网+”思维的治理理念引领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 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等治理工具,搭建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和平台,强调提升 基层社区治理与服务效能、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等治理目标,蕴含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反映公众诉求 等社情民意,通过开放共享有效规制公共权力, 以精细化管理为治理策略,对传统协调社会关系、 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护社会稳定等基 层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技术与方式进行的升级与改造。⑥⑦

  四、社区智慧治理的功能

  通过对我国社区智慧治理典型实践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其社会治理的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重塑了治理价值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扮演着极其重要 的角色。可以这样讲,社区安则社会安,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传感网、信息智能终端等 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抓手和载体平台,打破了物理空间的距离,推动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转变和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实现了社会治理价值由一元到多元、治事到为民、效率到效能、可及到 共享的转变,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精准性和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2]例如,各地相继涌现的居家 社区智慧治理养老实践就是其中的表率。

  (二)重构了治理主体

  社区智慧治理对打破传统官僚科层制的壁垒,实现政策网络和公共服务的协同合作,构建扁平 化、网络化的基层治理结构提供了可能。例如,浙江省杭州上城区的“平安 365”智慧治理机制, 即通过社区智慧治理将分散在民政、卫生、教育等不同政府部门的基层治理主体通过虚拟网络信息 平台“平安 365”链接起来,并构建起跨部门、整体性、无缝隙的优质协同高效的公共服务智慧体 系。该智慧体系囊括了居家养老、教育、医疗、计生、就业和办事等 8 种类别 280 多项公共服务。

  (三)整合了治理资源

  社区智慧治理最大限度地化解了不同政府部门由于职能、机制、政策及标准不同所造成的合作 阻碍,跨部门、跨地域整合了社区内外的不同组织、人力、智慧、财力、技术、信息等资源。

  (四)强化了公共服务

  社区智慧治理就是为了让互联网成为服务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解决人 口膨胀、公共服务不足、交通拥挤、污染治理、健康养老等复杂性棘手问题。例如北京东城区将数 字城管、治安监控、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等29个部门300多项办理事项纳入“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 系统”,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基层治理效能。再例如,北京团结湖街道的“3D团结湖智慧家园” 系统不仅全面覆盖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七大需求,还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了以公共文化 服务和市民文化展示交流为主社区居民网上共同的精神家园即3D团结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五)改进了工作方法

  社区智慧治理实现了公共服务由线下向线上的延伸,将24小时全响应的公共服务模式由理念变 成了现实,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网上和网下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式,在公共部 门和人民群众之间搭建了连心桥,实现了“听民声、查民情、解民忧、集民智、聚民心”智慧社会 治理。

  (六)推进了基层民主

  社区智慧治理对最大限度的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扩大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变替民做主、代 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实现群众民主监督和民主科学决策,在邻里之间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群众 权益,排忧解难、止讼息争,密切联系群众,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北京团结湖街道智慧型社区治理模式,就是借助智慧系统,搭建了基层党组织、社区街道居民、党员、街道 办、工商业人士、人大代表等科学决策、共建共治、互动协商的智慧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基层民主。

  四、优化我国社区智慧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好社区智慧治理的功能定位与服务内涵

  社区智慧治理是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依托社区智慧治理平台开 展群众工作,具备开放、协同、共建、智能、共享、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体 系,在顶层设计时要注意突出体现其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参与功能、协调功能等四个主要必备基 础功能。与社区智慧治理的功能定位相匹配,智能化社区智慧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第一需要宏观上包 括普惠化的智慧民生服务、精细化的智慧政务服务和智慧城管以及未来发展高端化的智慧经济产业 系统。第二,微观上社区智慧治理服务内涵应该涵盖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 家庭护理、个人健康等个性化服务。

  (二)规范好社区智慧治理的质量标准和运行机制

  社区智慧治理的质量标准规范化意味着科学决策平台、监督评价平台、服务供给平台、资源整 合平台、投诉受理平台和服务选择平台的系统化、精细化建设。这些系统建设的质量标准要与其横 向左右互动、纵向上下联动的治理层级协同运行机制,居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的互动式 协同运行机制,社会组织和居民、社区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合作式协同运行机制,居民、社会组 织和社区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与公共服务的市场供给主体之间的竞争式协同运行机制相匹配。否 则,会产生不同治理主体由于误解产生的集体协同行动阻滞,进一步影响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 营造。

  (三)协调好社区智慧治理的利益关系和协同框架

  社区智慧治理的过程中,政府要帮助和引导各个不同利益主体将自利性利益有效分离、将冲突 性利益实现总体目标契合、开发一致性利益和互利性利益,并将其链接成与各主体目标有效契合的 利益协调机制,从而突出社区智慧治理的居民需求导向,加大多元主体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参与共建 等信任机制构建,在信息交流、发布,公共事务合作治理,商业便民服务,居民自治和志愿服务等 方面实现协同。特别是要协调好政府引导、地产开发商为主体的社区智慧治理运营管理体系和培育" 智慧社工"人才体系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基层党组织、办事处、居民、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 企业等社区智慧治理治理主体在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优化协同高效。

  (四)兼顾好社区智慧治理的技术含量和人文精神

  兼顾好社区智慧治理的技术含量和人文精神至关重要。浙江“社区智慧治理网”建设经验告诉 我们"社区智慧治理"信息平台必须着眼于推动社区共同体意识、公共精神和公共责任的建构。文化 是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矛盾的一剂良药。浙江“社区智慧治理网”建设经验通过 网上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培育社区公共精神价值,通过网下人文关怀和互助服务维系社区人际关系之间的纽带,重塑了网络社会公共领域和实体社区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也成为通过社区智慧治理平 台凝聚不同职业群体依法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有效措施和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共建共 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经验。

  ① 刘晓洋.大数据驱动公共服务供给的变革向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04):73-79.

  ② 谢秋山,陈世香.中西部农村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电子政务,,:1-14.

  ③ 张鹏.智慧社区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发展阻碍及整体性治理策略[J].江淮论坛,2017,(04):70-76.

  ④ 王法硕.智能化社区治理:分析框架与多案例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20(12):76-83.

  ⑤ 陈荣卓,刘亚楠.城市社区治理信息化的技术偏好与适应性变革——基于“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 的多案例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9(04):112-120.

  ⑥ 王法硕.智能化社区治理:分析框架与多案例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20(12):76-83.

  ⑦ 陈荣卓,刘亚楠.城市社区治理信息化的技术偏好与适应性变革——基于“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 的多案例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9(04):112-120.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