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阿拉善盟“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案例

时间:2021-08-17 16:55:54   来源:中共阿拉善盟委政法委员会

[内容导读]  阿拉善盟依托雪亮工程努力构建纵向到旗(区)、 横向联接各联防单位,集实时预警、应急指挥、事件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军警民融合管边控边信息化系统格局。

  一、适用业务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国内连接甘肃省、宁夏和区内的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及鄂 尔多斯市,北界蒙古国,总面积 27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25 万,国界线长 734.705 公里,是内蒙古 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域内驻有多个国防基地,国防建设地位重要,再 加上 G7 京新高速、临哈铁路等通疆交通大动脉横亘阿拉善盟域内北部边境,是维护首都北京安全稳 定的重要屏障,维稳安保和管控任务日益繁重。

  为进一步提高阿拉善盟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阿拉善盟依托雪亮工程努力构建纵向到旗(区)、 横向联接各联防单位,集实时预警、应急指挥、事件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军警民融合管边控边信息化系统格局。

  二、创新功能

  (一)智慧边境。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对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通过对突 发事件、灾害等各类信息进行智能化统计分析,以统计图、专题图等多种形式展示,实现管理信息 资源共享。平台主要有提高堡垒户的防控能力、数据化管理、汉语即时翻译等 10 项功能。

  (二)科技护路。

  通过即时发布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工作信息等,实现全盟各级护路联防联控。通过视频监控 系统配合“智慧感知”智能系统,实现平台对铁路沿线周边 2.5 公里范围内的现状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实现物防、技防和人防的三防管理;实现铁路设施数字建模,通过重点区域 3D 立体数字模型, 提高日常巡查监管的能力和水平;涉路事件联动处置和监督,实现对所有涉及铁路事件信息的流转 处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铁路联防全域感知云图,通过全盟铁路护路工作云图一屏总览,实现 对全域联防整体情况的及时把握和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直观把控;铁路路网事故报警,借助综治网 格化系统应用,实现工作人员和群众对涉路问题的第一时间上报;党政军警民联席会功能,实现各 相关地区、单位、人员的即时联系,实现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大数据分析研判功能,通过对气象、 铁路、公安等各系统信息数据的分析研判,即时掌握安全隐患,化解问题于未遂。

  (三)智能放牧

  通过对域内牧民所有蓄群自带的 GPS 位置物联感知设备,结合 GIS 地理信息化系统,使牧民即时通过平台、微信以及客服电话实现远程智能放牧,降低养殖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收益,保护草原生态。

  三、应用成效

  通过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实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军警民联防联控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提 高了社会治理效率,开创了“数字边防”、“智慧驼乡”等信息化盟域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实现治 理主体创新。通过群防群治主体的扩大提高了社会参与社会治理的覆盖面,开创丰富了新时代军民 融合的内容与形式,拓展军爱民、民拥军的新内涵,形成了政府搭台、军地互动、军民融合发展的 新体制。二实现治理机制创新。通过军警民的联防联控,有效解决了地域广阔、边境线长、域内驻 军多、国防现代化建设任务重、生态环境恶劣、社会治理任务艰巨复杂的问题。通过信息平台调度、 信息资源共享、联席会议机制等实现力量的融合、业务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和水平,为今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实现技术创新。通过整合网 格化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雪亮工程等系统,依托大数据中心、业务协同平台,打造个性化的 护路护线管理、家畜边境线防越报警系统、铁路线科技护路,实现各类信息技术融汇贯通,为阿拉 善盟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信息化、智能化助力,促进社会治理技术创新。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