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智慧治理 > 正文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科技支撑 探索防疫常态化下城市网约房治理新路径

时间:2021-08-17 14:44:19   来源: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

[内容导读]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科技支撑 探索防疫常态化下城市网约房治理新路径

  一、背景与起因

  东方新城二期小区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胜利社区,紧邻成都东客站(直线距离约 200 米), 现有 13 个楼栋、51 个单元、2514 套房屋,常住人口 3856 人。因拆迁安置住房属性与特殊地理位置 相叠加,导致该小区成为成都市网约房的“聚集地”,截至目前,小区共有 554 户经营网约房约 1000 余套,入驻旅客日均 1500 余人以上,直接或间接延伸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噪音扰民、信访集访、 租住纠纷等突出问题,尤其是 2020 年疫情防控以来,小区因网约房引发的各类投诉多达 230 件(涉 及疫情防控 109 件,其他投诉 121 件),如何规范好、管理好网约房,既关乎民生、就业及经济健 康发展,也关乎防疫的长效性和基层社会的长治久安。

  成华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1556”总体发展思路,锚 定“三先三升”工作取向,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以东方新城二期小区网约房治理为突破口, 积极探索网约房“1+3”治理新路径,即一核(党建引领)加三治(自治、法治、智治),构建平安 智慧应用场景,打造“客满花庭•东方旅院”平安示范小区品牌,创新成效受到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 记杨勇,成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守成,成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王二勇等省市领导的好评,成 为成都市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拉练点位,省市主流媒体也对成华创新网约房治理推 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情况予以全方位报道。

  二、做法与经过

  (一)党建引领。

  选派保和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委员王彦担任胜利社区第一书记,抽调街道、社区精干力量组成东 二网约房治理专班,重点开展网约房治理前期摸底、健全完善小区(楼栋)党组织、网约房自治组 织筹备等工作,之后由社区党委牵头,积极发动小区居民党员、网约房党员经营者、治安积极分子 等,创新成立东二小区网约房自治管理委员会和自管会党支部,确保网约房治理在党建引领下开展 工作,同时横向加强与自管会党支部、物业党支部的联络互动,纵向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 自管会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格局,构建“纵横交错、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的高效管理 机制。

  (二)自治强基。

  社区党委指导网约房自管会草拟网约房“经营公约”和自管会“自治章程”,通过逐户征求意 见、集体投票表决的方式,顺利通过“经营公约”“自治章程”,确保公约、章程的合法性和约束 性。初步形成《网约房治理手册 1.0 版》,建立“准入审核、巡查监督、惩戒退出、共建共享”网 约房治理机制,其中准入审核主要包括经营户按公约申请、自管会上门核实、签订经营承诺书三个 内容;巡查监督主要包括网约房装修前安全及消防指导、营运期间的安全隐患日常巡查、旅客入住 情况日常监管三个内容;惩戒退出主要包括对经营者违反公约严重程度分别采取警告、约谈、停业 整顿、强制退出四种方式相关内容;共建共享主要包括改善小区环境、构筑群防群治防线、建立互 融基金三个内容。

  (三)法治保障。

  在组建网约房自治管理委员会和制定网约房“经营公约”以及自管会“自治章程”草案前后期, 社区律师都全面介入,确保网约房自治管理委员会组建过程、网约房自治公约、自管会章程符合新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网约房自治提供了法律支撑保障。同时,适时组 织小区居民和网约房经营者,依托社区法治大大讲堂、小区法治宣传栏等阵地,有效开展法律咨询、 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营造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四)智治支撑。

  线上研发网约房服务管理系统,增加小区门禁自动测温和人脸识别、旅客入住刷身份证登记信 息自动采集等功能,强化“旅综平台”、“社采平台”、“人脸 AI 能力层平台”等三大平台数据关 联互动,异常情况自动报警;开发微信小程序,提供自主登记、申请通行授权、事件上报、通知公 告、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网上社区等差异化服务。线下依托物业空置房间打造群众之家,集成矛 盾纠纷调处、网格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网约房管理服务等功能,以“一站式”服务打通线上 线下民生诉求,畅通业主、物业公司、网约房旅客、网约房经营者等各方利益诉求渠道,做到问题 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三、成效与反响

  (一)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发挥网约房治理优效。

  从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维度审视网约房治理,“网”和“房”的特征兼顾是关键,如果说“治 网”的重点在以技术为支撑的智治,那“治房”的重点就在以各类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自治。一方 面,“以人管房”的有效途径就是把业主(或经营者)组织起来实现自治;另一方面,解决因“房” 的使用产生的邻里纠纷,更离不开小区自治。同时,为入住者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小区环境,也离不 开自治营造的小区环境。全面依托自治,“网约房”作为住宿业的载体才可能成为被规制而不是被 全面取缔的对象。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运营模式,网约房都是互联网背景下城市旅游服务领域的新 业态。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网约房还是成都为来蓉旅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小端口,所以规范好、管 理好网约房,既关乎民生、就业及经济健康发展,也关乎防疫的长效性和城市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党建引领、多元自治,探索平安建设新模式。

  网约房治理,需立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视野下治安防控的总体要求,也需立足防疫常态化 下城市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更需立足民宿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全面保护。自探索“一核 三治”的治理新模式以来,东方新城二期小区出现前所未有的“三升一降”——有效警情同比下降 84.60%,矛盾纠纷同比下降 82.10%,安全隐患同比下降 80.00%,群众治安满意度上升至 95.00%, 连续 6 个月无入室盗窃案件发生,尤其是研发的系统助力公安机关抓捕各类违法犯罪分子 26 人。阶 段性的成效证明,在基层党建引领下对小区治理主体的赋权赋能,初步形成了小区微自治与网约房 行业自治多维结合的有效路径。在小区居民、网约房经营者、业委会、物管会等多元主体广泛协商 协作的基础上,将网约房的行业自治准则纳入小区公约和村规民约,构建起法治、智治、自治系统 融合、功能互补的治理格局。如此,既为网约房治理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也通过对治理难 题的破解,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微力量”。

  (三)一核统领、三治融贯,演绎基层治理铁法则。

  在整个治理过程中,将网约房治理“现场”牢牢锁定在作为居民生活场所的小区,作为矛盾纠 纷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第一现场的小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治理共同体,让小区居民 成为网约房治理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同时也让小区居民在制度化、规范化、程 序化的治理机制中感受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形成的 “一核三治”网约房治理新路径,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取向来看,不仅是构建城市治理共 同体的成功典范,更是生动演绎了“只有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才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金钥匙”这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铁法则”。

  (四)破解难题、关注民生,树立社区治理新标杆。

  在习近平总书记“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 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讲话精神的指导下, 以强基础、优服务、惠民生为高线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与以防风险、促法治、保平安为底线的城 乡社会综合治理的高位统筹、系统融合而形成的“双线融合”,是作为超大城市的成都“示范”市 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网约房的规模化发展及成为治理对象,其实是超大城市的发展能级 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发展的伴生物,所以其治理也必然要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中展开, 并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相应经验。保和街道在网约房治理上的探索,在效果层面为以 破解治理难题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示范,在理念层面为以围绕人民中心构建城乡发 展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实践标杆。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