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行业头条 > 正文

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向科技要警力 让物证“开口说话”

时间:2022-02-11 10:41:47   来源:人民公安报

[内容导读]  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向科技要警力 让物证“开口说话”

  受理疑难检验鉴定378例、检材863份,出勘各类案(事)件现场146人次,会诊疑难案件43起;利用指纹有效比中各类案件2519起、认定犯罪嫌疑人1988名……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不断提升刑事技术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职业化水平,先后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警实战大练兵部级标兵集体,荣获第七届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

  创新技术,为侦破疑难案件提供支撑

  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从技术创新入手,针对涉黑、命案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建立专家支援、集中会诊等工作机制,并组建专家指导组,开通快速检验通道,为各类案件侦查提供硬核技术支撑。

  去年3月14日,霍山县境内发生一起杀人抛尸案。侦查中,物证鉴定管理处派出刑事技术团队全程参与案件侦破,通过相关检验,为办案民警最终获取死者准确身份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刑事技术团队根据犯罪地理学,帮助专案组在4天后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租住的房屋进行勘查,刑事技术团队还原了其作案过程。去年3月31日,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公安机关要把案件查清楚,物证鉴定技术是很重要的支撑。”多年来,物证鉴定管理处积极研究新技术、新手段,并将其运用于实战,不断破解难题,他们创新利用影像学、CT扫描等技术,开展虚拟解剖工作,保证了证据的精准度。为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他们还探索建立刑事案件现场分级分类勘查工作机制及配套制度,率先实现刑事案件的“现场必勘”和现场勘查的快速响应。

  服务民生,回应群众新期待

  面对近年来多发、频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物证鉴定管理处紧盯发案形势变化,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数据勘验分析为切入口,全面加强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案件现场勘查工作,开辟侦防新型犯罪新战场。

  去年2月,铜陵一女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根据受害人提供的线索,物证鉴定管理处提前介入,在海量数据和代码中查找信息源头。在物证鉴定管理处分析研判下,刑事技术民警对涉案App解析获取涉案域名、服务器及客服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抽丝剥茧,最终抓获诈骗集团境外回流人员6名,同时锁定3名滞留境外团伙成员的身份。通过对犯罪嫌疑人手机聊天记录分析,又关联出洗钱团伙及诈骗团伙线索127条,涉及全国18个省份、50余个地市、60余起案件。

  建强队伍,激发技术创新潜力

  22项科研课题获得省部级立项,1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个项目获国家专利及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多项科研课题填补国内空白,自主研发出朱墨时序检验仪等多套新设备……近5年来,物证鉴定管理处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率先启动男性遗传标记、智能语音等技术及系统建设,提炼出一批新的技战法。

  作为公安机关一支科技密集、人才集中的队伍,如今的物证鉴定管理处,每位民警都练就了自己的“独门绝技”: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陈林将犯罪行为心理学与命案现场信息融合,创造性总结出命案现场行为侧写技术;法医专家肖圣兵凭借一把手术刀,能让尸体“开口说话”;理化专家张兴银近40年如一日坚守理化检验岗位,能根据火灾现场灰烬断明案件性质;画像专家强辉仅凭颅骨便能还原逝者生前容貌;文检专家吴刚依靠纸上少量文字,便能认定书写者身份……

  在此基础上,物证鉴定管理处持续推出专业培训、比武练兵“123”人才工程建设等举措,同时深入开展师带徒工作,积极为基层公安机关培养专业骨干,推动全省刑事技术队伍履职尽责能力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