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行业头条 > 正文

浙江海宁法院:党政一体化法律文书送达平台来啦

时间:2021-11-22 09:10:19   来源:智慧法院进行时公众号

[内容导读]  浙江海宁法院:数字法治@党政一体化法律文书送达平台来啦

  根据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总体方案要求,按照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试点任务要求,“全域送达”由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牵头实施,主要任务是按照“多跨协同、集成共享”原则,在法院智能送达建设基础上,整合资源,助推党政机关送达工作进行全方位流程再造。下一步,该平台将跨网接入法院内网,与浙江法院智能送达平台对接,并与最高人民法院送达平台数据实时对接。

  

  据悉,自2021年10月起,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开始使用该平台,为当事人提供“零接触”“全天候”的法律文书送达服务,有效实现群众办事“零次跑”。

  

  什么是“全域送达”?

  送达,顾名思义,是指将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送交于收件人的诉讼行为。过去,法院工作人员在每一个送达节点打印文书、签章并封装邮寄,有时候甚至要亲力亲为送达上门,而现在的送达实现全流程无法院人工干预,送达时效从原来的3-10天缩短到0-6小时的“零等待”。

  

  作为海宁法院的上级法院,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现有的智能送达模式已经运行了两三年,已有“线上+线下”成熟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节约了大量的线下成本,缩短了送达时效,并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司法改革案例向全国推广。

  现如今这种智能送达模式走出法院

  拓展到其他党政机关

  海宁法院基于法院智能送达建设经验,整合各部门资源,叠加地址智能分析、送达方式智能推荐等智能化手段,拓展跨部门业务场景,在海宁市搭建全域送达平台,推动海宁市党政机关送达工作全方位流程再造,实现全域送达地址库完备共建,多渠道智能化送达模式共享,文书防伪一链共治,切实解决普遍存在的“送达难”。

  “全域送达”平台是怎样运作的?

  首先在系统中生成电子文书,再通过系统把电子文书推送给受送达人。一般来说从生成文书到推送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大大提升了效率。如果推送失败,系统也会及时反馈,并马上把需要寄送的材料打包以后,通过在线传输方式到达邮政集约化送达中心,中心立即进行打印封装并寄送出去,这个过程还省却了邮递员上门取件的繁琐,上述过程极大地利用了大数据与互联网的优势,准确度高且成本降低。

  来看看“全域送达”的四大优势吧!

  多渠道送达,提高送达成功率。采用先线上后线下方式,线上穷尽各种途径仍无法送达的,平台进行公告送达;针对不接受线上送达的当事人,平台发送电子文书由邮政集约化送达中心进行线下送达。

  自动化管理,实现送达高效性。根据各单位业务需要,实现从数据、文书流转,发起地址确认,到送达方式选择,进行送达工作,反馈送达结果,全流程上链存证的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闭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即时送达。

  无纸化送达,助力节本降费。在线送达免去直接送达的人力、交通、邮寄送达等费用,降低人力及其他资源成本“高能耗”。

  线上全流程,提升服务便民性。依托全域送达平台,一键点击完成送达,当事人在手机上即可查收电子送达材料,无需往返领取材料。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智领安平行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智领安平行业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活动专题

更多

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

品牌推荐更多>>